环球时代人物!

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

环球时代人物

热门关键词: 艺术  浠婃棩  as    艺术 0

环球时代人物带您鉴赏艺术

来源:未知 作者: 发布时间:2018-05-11
摘要:中国画讲究可行、可望、可居、可游,这里的四种方式,都是将自我代入画中,是一种沉浸式的观赏方式,我常和朋友说看画要近视眼的看,不然不能入门。其实我们真正置身山林中也是一样的,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,真正在山林之中的人,是不可能见到整座
中国画讲究“可行、可望、可居、可游”,这里的四种方式,都是将自我代入画中,是一种“沉浸式”的观赏方式,我常和朋友说看画要“近视眼”的看,不然不能入门。其实我们真正置身山林中也是一样的,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,真正在山林之中的人,是不可能见到整座山的样貌的。 这里多说一句黄宾虹先生,宾翁其实是有这种意识的,所以他画的山水总给人感觉黑乎乎的一片,正是这种远观的不明朗,才能让人近观以赏趣,当然了,宾翁的高妙远不止于此,去年有人还在讨论宾翁的绘画好坏,真是遗憾。
   
黄宾虹 夏山雨霁

 南宋 李唐 《江山小景图》     现在再看这两张画,真是神会。
游作为一种观念,同“可游可居”的游不同,而是庄子逍遥游的游,是“乘天地之正,御六气之辩,以游无穷”的游,心无所待即可飞仙的感觉。所以欣赏那种大开阖的里程碑式山水,你会发现它是多视角的构建,事实是画家在创作的时候也是在不听移动中的,一会儿到山脚下写生,一会儿又在山顶上远眺。而当这样的作品呈现在观者面前时,观者便会随着画中的视角高低起伏,非常有趣。

  北宋 郭熙 《早春图》  这一部分的视角,像是离画中人物不远处的小山坡上。

 这一部分已到了山的中段,但视角依旧是俯视,似乎人随着山的路径而飞起。

 山顶部分,此时观者离山顶应是很远的距离,三远法中“高远”的部分。 手卷的观览方式则更简单,即“如行舟上”,事实上也确实是在舟山画稿来着。 以上我似乎说了三个部分:“广大精微”、“沉浸”、“游”。那么对于山水图像化的欣赏,大概也就是这三个方式。 除了图像,还有中国画特有的笔墨语言,但是这一部分其实非常难讲,更重要的是实际操作,气韵自然是有的并且非常之重要,只是不可言说罢了。 还有一部分的审美观念,比如“逸格”啦,“虚静论”啦这些,都是绘画思想后期演变的成果,也非常重要,但是说起来也是长篇大论没完没了,作为中国古代绘画欣赏的入门,还是先就画论画为好,至于绘画品评思想的演变,有兴趣今后可再做增补。

最火资讯

网站备案号

京ICP备16040022号-2